新能源产业链盈利透视:谁是下一个“10倍股”?

2017-09-13 08:09 21世纪经济报道
  • T大

在市场缺乏“确定性”标的,以及行业政策明朗化的刺激下,资金再次重新杀回新能源汽车板块。

9月12日,赣锋锂业(002460.SZ)盘中创下103.49元的纪录,而2014年9月12日时的收盘价则为10.4元,三年时间股价翻了接近10倍。只是当日尾盘,赣锋锂业迅速跳水,至收盘下跌7.7%。

虽然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出现回调,但行业增长的“确定性”已无悬念,大众、奥迪等传统车企发布的规划便可见一斑。只是,不同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环节不同,其所受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未来的“10倍股”又将出现在哪个环节?

“仅从动力电池来看,上游包括锂矿、碳酸锂,中游则包括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下游则是电池组装企业”,一位不便具名的锂电上市企业人士9月12日介绍称,由于所处产业链环节,以及其行业特点的差异,使得不同企业间的盈利能力各不相同。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高级分析师高小兵12日也指出,2015年至2016年,动力电池产业链盈利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上游矿产、下游电池、中游关键材料,但是2017年受到补贴政策调整的影响,终端主机厂倒逼电池企业大幅降价,导致下游盈利能力下滑,被中游超越。

资源“称王”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10倍股”并不仅有赣锋锂业,若从2014年初算起,同为行业龙头的天齐锂业(002466.SZ)复权后股价也已上涨了10倍。

这类公司存在的共同点,便是掌握了上游资源、议价能力强悍,同时利用自身矿产优势有效降低碳酸锂等产品成本,一旦行业景气度上升,公司盈利能力便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

以天齐锂业为例,今年1-6月,公司锂矿业务毛利率高达66.95%,同期锂化合物及衍生品业务毛利率虽然同比下滑了7.53%,但仍维持在69.44%。

作为另一重要原料的钴,其生产利润率也相对较高。如寒锐钴业(300618.SZ)上半年钴精矿业务毛利率为52.33%,较上年同期增长36.86%。

无独有偶,2017年3月6日上市的寒锐钴业,也已上涨了超过10倍。

“现在电解钴报价在每吨40万-42万元之间,较年初时已经翻倍,这使得生产企业今年多处于盈利状态,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百川资讯钴行业分析杜帅兵12日介绍称。

他还指出,在钴价上涨的背景下,拥有上游钴矿资源的企业,其盈利能力会提升得更为明显,“近两年,很多企业都在海外收购钴矿资产”。

不过,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中游企业,盈利能力则要明显弱于上游行业。

“今年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压力比较明显,受两头挤现象明显,上游矿产资源价格上涨后,带动正极材料等价格跟随上涨,如三元动力材料价格从年初16万元/吨涨到20~22万元/吨”,高小兵介绍称。

主营多元材料、钴酸锂等正极材料的当升科技(300073.SZ),上半年“锂电材料及其他业务”毛利率虽有同比上涨3.33个百分点,只是整体利润率并不算高,只有14.53%。

对于上半年营收、利润的双双增长,杉杉股份(600884.SH)亦将其归功于“锂电池材料业务特别是正极材料业务经营业绩大幅提升所致。”

盈利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二级市场的走势,所以上述两家公司股价绝对涨幅要远后于前述两家上游企业。

相比之下,动力电池下游企业利润率多数出现下滑。数据显示,上半年,国轩高科(002074.SZ)动力锂电池行业毛利率为37.91%,较上年同期下降12.43个百分点。

中、下游并购“保量”

综上不难看出,目前盈利、股价表现最强的环节,还是以上游原料企业为主,这一趋势目前还难以看到改变的可能。

“短期来看,上游锂、钴等资源还是比较有限,新增产能释放并没那么快,而且上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手里,所以定价能力较强。”高小兵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行业主要以矿石提锂、卤水提锂为主,其中盐水提锂操作方法与“晒盐”类似,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所以每年只有几个月时间可以生产,大幅增产受到一定限制。

杜帅兵也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的增量需求,已成为影响钴价的最大刺激因素,只要下游需求能够持续增强,必然会对钴价带来支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游电池材料行业企业的日子,可能会并不好过。

“未来随着下游电池企业的规模、质量不断提升,同时行业集中度增加,在形成几家巨无霸式企业后,电池企业的议价能力无疑会大幅增强。”高小兵表示,另外实力较强的电池企业也在积极研发高镍三元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电解液配方等新材料,所以对中游材料企业的主动权将逐渐回归。

他指出,隔膜、正负极材料类企业都处于扩产阶段,随着新增产能释放,未来竞争也会更为激烈,“部分材料企业,很可能会扮演下游大型电池企业的‘代工’角色,相当于是在成本的基础上赚个加工费。”

对于中游企业而言,一方面为了保证原料供应,另一方面也为了享受原料上涨的收益,于是行业内便出现了向上游并购的情况。

“主要形式就是横向、纵向的整合,比如下游企业向上游并购矿产,或者参股等方式来锁定原料供应。”前述锂电行业上市公司人士指出,比较典型的包括杉杉股份和洛阳钼业(603993.SH),以及坚瑞沃能(300116.SZ)。

2017年7月12日晚,杉杉股份公告,与洛阳钼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拟投资18亿参与洛阳钼业定增,占其定增总额的10%。

根据协议,同等条件下,洛阳钼业优先选择杉杉股份共同扩产Tenke铜钴矿,扩产的产品优先供应杉杉股份。未来双方将在钴、锂等金属资源项目收购兼并、对外投资时,谋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继入股澳洲Altura矿业后,坚瑞沃能7月还与澳洲Altura矿业签订《包销协议》。“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锁定上游原材料的供应,避免上游原材料紧张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坚瑞沃能彼时指出。

责任编辑人:段久惠 PF076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