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大展:带着时代韵律感的成都献礼
- T大
如果说敦煌原本就是一个迷人的神话,那当敦煌邂逅成都,则为这个神话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从2016年12月27日到2017年4月10日,从丙申到丁酉,历时三个多月的“丝路之魂”大展让万千观众穿越到千年以前,也让千年文化荡漾于现代都市。参观人数共计108万人次,在法定节假日,每日入馆人数均接近2万人上限……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一种极大的肯定,一份厚重的认同。
其实,不必对敦煌大展如此火爆表示吃惊,朝代更迭不休,历史源源不绝,但敦煌与成都,从来没有断了交流。相反,带着不同时代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携手走得越发宽广光明。
在敦煌大展之前,成都博物馆还举办过一次大千特展,展览主角张大千,正是上世纪40年代成都与敦煌牵手的主人翁。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牵手,因为从张大千携家带口离开成都的那一刻起,从他前往敦煌住进洞窟的那一分起,从他拎着马灯临摹壁画的那一秒起,敦煌文化便通过他的笔尖源源不断地传递到了千里之外的锦官城。1944年1月至3月,张大千先后在成都、重庆展出了44幅敦煌壁画精美临作,轰动一时。成都人由此接触到了当时还略显陌生的敦煌文化,而敦煌文化也吸引了更多成都人甘愿为之奉献一生。
1947年,欧阳琳和孙儒僩来到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如今,罗华庆担任着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职务,还有更多的“80后”“90后”们,在那一片神秘的土地上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他们,都是成都人,他们,都决定择一事,便终一生。可以说,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和治学态度,也可以说,这是成都人对敦煌文化的一种最原始的表现和演绎,更是成都人对中华文明的一份最坚定的礼赞和致敬。
几十年来,成都人到敦煌去,用脚步和时间研究敦煌传播文明;几十年后,敦煌展进成都来,用更发达的技术、更先进的手段、更有力的表现,让一切变得更为立体与惊艳。
有人说,这场展览中的有些场景甚至到了敦煌也不一定能看到。没错!此次展出的8个复制洞窟,其原窟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极高,目前作为重点保护文物基本未向观众开放。而与此同时,全国近50家重量级博物馆的150余件馆藏精品一并与大家见面。设想,如果没有先进的复制技术,你能产生穿越空间的幻觉?如果没有强大的包装运输能力,你能在家门口看到如此众多的精品?这是社会进步的力量,让当初的不可能变成如今的可能。
据成博工作人员调查,观看敦煌特展的人数中,20至45岁的中青年是主力军。谁说历史只属于老年人?谁还在担心文化会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年轻人,紧跟潮流,做得更好!网络直播真实还原现场情景,VR技术逼真呈现展览精华,H5页面渲染出最动人的瞬间,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免费用自己的手机听语音讲解,或者再来一位被称为“网红”、“男神”的讲解员翟鹏……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再到微博、朋友圈上将展览推广出去。这是技术网络的力量,将古老的文化变得年轻时尚,平易近人,广为流传。
博物馆中,曾出现了一位川大中文系老教授,自己写了几首诗,让讲解员看看有没有错。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看展,很认真地给年幼的孩子讲壁画上的故事。不少中小学将新学期第一课安排在成博,中小学生组团看展的预约电话一度“被打爆”……文化面前,老学者谦逊严谨,父母们耐心认真,而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是代代相传的力量,文化得以传承。
这场轰轰烈烈的展览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更是一座城市对文化的完美解构与崇高献礼。再璀璨的历史也要与人交流,才能实现价值;再丰富的文化也要顺应时代,才会生生不息。《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年轻人喜欢的角色勾起了年轻人对过往的好奇,《中国诗词大会》用现代的方式引起了现代人对古诗词的怀念,敦煌大展则是靠变化无穷的时代韵律感激发了新时代对历史文化的眷恋。
在只有笔和纸的曾经,我们为敦煌描摹一幅幅壁画勾勒一张张图纸,有了科技和网络的当下,我们用更绚烂的效果为敦煌排演出一场让人叹为观止的“大戏”。老一代的执着继续传递,新一代的灵动迸发出来,历史与现实交流会话。如果说不同时代的人说着不同时代的语言,那成都,成都人,就在用最恰当的语言将飞天们的故事讲述出来,赢得一片喝彩。
作者吴喆